岑巩县简介

中文名称

岑巩县

外文名称

CengongCounty

别名

思州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

6镇5乡1区,其中有1个民族乡

政府驻地

新兴区

电话区号

0855

邮政区码

557800

地理位置

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

面积

1486.5平方千米

人口

22.79万人(2012年)

方言

苗族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区

著名景点

龙鳌河景区、万佛长廊溶洞奇观、陈圆圆墓等

机场

铜仁大兴飞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

火车站

羊坪火车站

车牌代码

贵H

少数民族

苗族、侗族、仡佬族等18个民族

行政代码

522626

岑巩县,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位于湘黔两省三地(黔东南、铜仁、怀化)交界处,距省会贵阳有300多公里,铜仁大兴飞机场100千米(高等级公路约1小时)。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4镇7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核心区。岑巩居住着汉、苗、侗、仡佬、土家等18个民族,全县总人口22.9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思旸镇。县情介绍简介岑巩,古名思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思州始名于唐,开府于明,在元代领府、州、县及蛮夷长官司六十八个,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先发地之一,史家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民国二年(1913)更名思县,十九年(1930)改名岑巩县至今。岑巩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全国重点油桐基地县、贵州省生猪生产基地县、粮食自给县和优质大米基地县之一。这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大米、茶叶、油桐、中药材、各类优质水果及农牧水产品。思州绿茶久负盛名,历史上曾被列为朝廷贡茶,并以其特有的色、香、味荣获名优食品贸易博览会金奖而享誉全国,远销江浙、北京、上海等地;思州牌文旦柚以良好的外观形态和食用香、脆,果肉易剥脱不沾皮、无异味的特点,荣获2007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果品评比活动“奥运推荐果品”两个大奖。在矿产资源上,境内蕴含有铀、汞、铅、锌、钒、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水利资料十分丰富,水能蕴含量8.4万千瓦,是国家首批达标验收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有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22座,不仅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给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岑巩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文物古迹多如云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人间天上”、神奇飘逸、风情别致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景区;有千姿百态、目不暇接的万佛长廊溶洞奇观;有引人幽思、耐人寻味的晚明佳人陈圆圆墓;有令人费解、有待考证的中木召古夜郎国遗址;有流芳千古、堪称民族工艺一绝获“国之宝”荣誉的思州石砚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东方神秘”的思州傩技傩戏等众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岑巩人民真诚地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广大客商来到这块古老神秘,充满蓬勃生机的热土上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岑巩龙鳌河风景行政区划岑巩县辖4镇7乡,(其中1个民族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思�镇、水尾镇、天马镇、龙田镇、大有乡、注溪乡、天星乡、羊桥土家族乡、凯本乡、平庄乡、客楼乡。行政区划表(2007年末)乡镇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乡镇总户 数(户)乡镇总人 口(口)村民委员会个数(个)居民委员会个数(个)合计1456.5587022217131299思暘镇134.1761726392153水尾镇102.8531021374111天马镇197.1532321833131龙田镇144.7507119820101注溪乡154.7481320212121大有乡141.947111795113——凯本乡151.241841666411——羊桥乡163.4654925464151平庄乡140.439431599261客楼乡75.0257397929——天星乡76.238631453911——新兴——4522109371——农场5.6142425————牧场1.465268————林场——1650————自然地理岑巩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8°20′-109°03′、北纬27°09′-27°32′之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倾斜,局部地区海拨大于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拨在400-700米之间,最高海拨1360米,最低海拨330米。岑巩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3.7℃-16.2℃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10.8℃,多年平均积温在5005℃-5954℃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1300mm之间。历史沿革岑巩,古称思州,始名于唐,开府于明,在元代领府、州、县及蛮夷长官司六十八个,是荆楚夜郎文化融合地,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先发地之一,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民国二年(1913)更名思县,于十九年(1930)改名为岑巩县至今。行政区划岑巩县辖4镇7乡,(其中1个民族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思旸镇、水尾镇、天马镇、龙田镇、大有乡、注溪乡、天星乡、羊桥土家族乡、凯本乡、平庄乡、客楼乡。人口名族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22.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5万人,占56%,居住着汉、苗、侗、仡佬、土家等18个民族。岑巩县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岑巩老县城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县城规划面积仅0.62平方公里。因群山环绕,城市的扩容受到极大的制约,岑巩县城市扩容怎么办是往平贤村发展,还是扩建岑巩山城?岑巩的决策者们决定发展新兴技术开发区,实施岑巩县城南移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之机,我县城市建设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通过近10年的建设,新城建设日趋成型,目前规划城区面积修编为8平方公里,城市品位逐渐提高,现在城市路宽了,楼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功能配套了,经营城市的理念成熟了,一座黔东明珠呈现在人们眼前,岑巩人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朝着健康、幸福大道一步又一步地迈进,走向辉煌。水利建设岑巩县位于北纬27°09′40″-27°31′54″,属亚热带温暖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188mm。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地表水资源总量7.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3799立方米。县境有大小河流33条,全长462.3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31公里,主要河流为龙江河、车坝河和舞阳河。由于我县境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地质、地形、地貌等因素,致使全县水资源供需不协调,形成了以龙江河为主(即:龙田、思阳、注溪)的丰水防洪区和以天马、天星、羊桥、水尾、大有干旱为主的抗旱区。改革开放初期,全县有水电站11座,总装机2650千瓦,发电量1060千瓦时,小(二)型以上蓄水工程10余处,设计总库容158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55万立方米,设计灌区面积23800亩,有效灌溉面积21150亩。由于当时我县水电站装机容量小,基本上只能保证集镇民居每天大约3-5小时的照明用电,同时水利蓄水工程总量小,蓄水保灌不足,仅靠一些较小的河堰、拦山沟、临时性水车和少量简易山塘进行灌溉,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适应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978年至1988年期间,我县实施和续建了将军山、石门坎、甘溪沟、殷家田、天落塘、关堰、姚寨、赵坪、塘家垅、余家寨、冷家沟、冷水溪、大河坪等十三座小(一)型蓄水工程和老山、铁厂坪等十余座小(二)型蓄水工程及一碗水等一批引水、提水灌溉工程,实施了白岩坪防洪排涝工程,实施了后坝、老鹰岩等6座水电站。小(一)、(二)型蓄水工程的建成,缓解了我县农村灌溉,同时合理调节水源,减轻了防洪压力。1988-1999年期间,实施了小花滩等三座水电站,其中小花滩水电站总装机6000千瓦,年发电量3200万千瓦?时,实施了农村初级一、二期电气化建设;实施了龙王洞等一大批引水和提水工程;实施了一、二期渴望工程,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5处,解决农村1.68万人和1.21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1993年4月小花滩电站建成发电,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电力能源供需矛盾问题,实现了与国网联网,解决了我县工农业用水用电的需求,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至2008年期间,我县继续实施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共实施了198处,解决了73751人饮;实施了新兴城区2.1公里长的一期防洪堤工程建设,防洪保护面积4.8平方公里;实施完成了天落塘、甘溪沟两座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08年先后实施了大河坪、余家寨、殷家田、将军山、石门坎、关堰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修了新兴电站、龙王洞电站、云盘电站、三层洞电站、冒水垅电站、青塘电站等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925千瓦,发电量4245万千瓦时;实施了烟水配套工程、“三小”工程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90处,新建容积21810m3,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3414亩。三十年来,我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全县范围内已兴建了各级各类水利工程1155处,其中:小(一)型蓄水工程15处,提水工程1处,小(二)型蓄水工程22处,提水工程19处,小(二)型以下工程1098处,设计总库容457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13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1.7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9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8.19万亩,水利化程度达55%。中小河流堤防加固整治38公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40平方公里,保护粮田2.35万亩,保护人口3.5万人。建有小型水电站24座,总装机47台,装机总容量12322千瓦,发电量4908万千瓦?时,全县已形成以新兴、思州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点,12条35千伏总长153.7公里输电线路为辐射的骨架网络,35千伏为供电骨架并与国网相连的供电网络,农村初级一、二期电气化建设如期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通电乡(镇)村均为100%,通电户为99%以上,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电力建设科技兴电,电网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岑巩县仅有小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2061千瓦,各水电站独立运行就近向乡镇所在地和部分村寨解决生活照明。1993年,花滩电站第一期工程1#、2#两台机组(2X2000千瓦)运行发电;至此,岑巩才拥有35kV岑巩变电站1座;10kV及以上线路长度50余公里。2008年底,岑巩县域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6座;小水电站18 座;110千伏线路39.39公里;35千伏线路155.41公里,10千伏线路1006.09公里,10千伏配变1069台。体制改革,供电能力不断增强1987年5月,岑巩县供电公司在岑巩县城关电站的基础上成立。1999年7月1日起,岑巩县电力公司由凯里供电局代管。1998年,岑巩人均年用电量仅136千瓦·时,2007年已达到1940千瓦·时,增加14倍之多。2002年供电量达1.2亿千瓦·时,成为黔东南州供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的3个县之一。2005年售电量2.45亿千瓦·时,实现税金394万元;2006年售电量2.51亿千瓦·时,实现税金480.2万元;2007年售电量4.27亿千瓦·时,实现税金597.2万元;2008年11月止,尽管受冰灾、金融危机影响,售电量仍达到3.4亿千瓦·时,实现税金651.69万元。创新理念,企业形象不断提升岑巩电力局在加大电网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优质服务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实行厂务公开,推行供电社会服务承诺制,建立“95598客户服务中心”,实行24小时故障报修服务,完善了营销系统升级、财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监控自动化系统;局先后被省公司、南网公司授予“双文明单位”“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单位、州级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营业规范化服务、“五项基础管理”达网标等荣誉称号。新的使命,实施拉动内需的大规模电网建设回顾过去,岑巩电力“做动力热血、当山川明珠”,为建设岑巩新工业特色经济铺平了道路,在结束农民千年皇粮国税的负担后,为“工业反哺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展望未来,在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形势下,岑巩电力局将实施四大项目的电网建设与改造。一是建设110千伏天马输变电工程;二是建设 35千伏羊桥、注溪变电站;三是扩建龙田、桑坪变电站;四是改造县城电网,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这一切都预示着岑巩电力发展前景辉煌,岑巩电力的明天必然更加灿烂。交通建设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岑巩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只有174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条,其余均属等外公路,路况差、凸凹不平,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岑巩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30年,岑巩交通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为岑巩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使交通事业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全县公路里程已达946公里, 10个乡镇通油路,最后1个乡镇(平庄乡)通乡油路工程正在加紧实施,预计2009年12月完工。115个村通公路,76个村通汽车。县境内有渡口1 6处,渡改桥4处,现有渡口12处。先后投入资金100万元,整治了渡口码头2处,又完成渡改人行吊桥5座。随着“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县从事运输车辆1860辆,其中:客运车996辆,出租车50辆、货运车716辆、拖拉机257台,运输从业人员3124人。我县客运已延伸到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省市,拥有跨省班线3条,跨区班线4条,跨县班线2条。昔日羊肠小道,如今已成大路通衢。昔日肩挑背驮乘车难,如今滚滚车轮遍城乡。”一横三纵两连线“的区域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综合实力2008年全县GDP完成103779万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1052万元,同比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701万元,同比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020万元,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1:31.5:34.8调整为29.9:37.3:32.8,第一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程度分别为2.09%、3.94%和5.12%,贡献率分别为18.74%、35.34%和45.92%。年人均(半年常住人口)生产总值为5090元,比上年增941远。按年末汇率计算,人均GDP为745美元。资源状况气候资源岑巩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3.7℃-16.2℃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5℃,多年平均积温在5005℃-5954℃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1300mm之间。土地资源岑巩县国土面积14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94万亩,林地面积80万亩,牧地29.08万亩,宜林宜牧地78.06万亩。土壤共分六个土类,其中地带性土壤有黄壤和红壤两种,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类土、紫色土、潮土及水稻土。生物资源岑巩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局部地区海拨大于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拨在400-700米之间,最高海拨1360米,最低海拨330米,森林覆盖率为50.35%。岑巩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农作物的生产,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盛产优质大米、花生、茶叶、中药材、猪、牛、羊、鱼等农产品。水电资源岑巩县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输变电能力较强。境内有大小河流33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72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799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龙江河、龙鳌河、舞阳河三条,水能资源蕴藏量8.1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2.29万千瓦,已开发1.3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8 %。已建成中小水电站24座,装机容量10185千瓦,年发电量3950万度,是国家首批达标验收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目前境内电网拥有110KV电站3座,220KV变电站1座,其线路覆盖全县各乡镇,全部进入国家电网,可以满足县内所有企业用电需要。矿产资源岑巩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寒武地层占总面积的84%,富藏优质石灰石,平均氧化钙含量为55.54%,仅水尾镇境内的矿带面积就达10.2平方公里,储量1.2亿吨。地下还蕴藏有铀、铅、锌、汞、钒、硝、石灰石、大理石、金星石、重金石等矿藏10余种。旅游资源岑巩,一颗嵌在贵州高原上的璀璨明珠,一个风景如画的妩媚山城。数千年的古傩文化神奇诡谲,独领风骚:思州天庵寺、思州鳌山寺更是存史久远;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思州石砚,成为中华名砚之上品;思州茶叶,历朝历代皆为朝廷贡品;一代佳人陈圆圆独独倾慕这一方山水,晚年就飘落在这片美丽而多情的地方;神秘莫测的岑巩中木召古城,是夜郎国都还是古庄园,众说纷纭;有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东方神秘”的思州傩技傩戏;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风光。更是独具魅力。中国人民大学语言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冯其庸先生在龙鳌河畅游时,写下了千古绝句“一路看山到米家,青螺十万尽轻纱”、“山回路转翠重重,扑面青葱十万峰”。岑巩的旅游业得天独厚,与众不同,它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鲜明个性特征。岑巩县位于贵州省东大门,地外湘黔交界结合部,自古为楚、黔、滇交通要衢,唐代曾设置夜郎县、峨山县,从隋代后思州田氏土官统治800余年,元明清人都坪峨异溪,都素、黄道溪、施溪4个长官土司官”土流并治400多年,是荆楚夜郎文化融合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先后出土侏罗纪古生物化石、铜鼓、铜锣、战国甬钟,征集有传世汉砖砚;思州傩艺技是“是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上刀山、下火海、口衔红铁、喊竹被誉为“东方神秘”,流传至今。思州石砚已有数千年历史,岩青质固,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以其“水石殊质,浑金璞玉,云滋雨露,惜墨惜笔”的特色,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历史上曾定为朝廷御砚。五溪蛮悬、洞、石棺保存完好,2000余处古寺庙遗址尚存;安葬着思州宣慰使刘贵、一代佳人陈园园、广西边防督办太子少保苏元春等数十位历史名人墓,中木召古庄园遗址相传为西汉夜郎国都,岑巩被誉为“思州文物群落”,古府雄基之地。居民生活及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岑巩教育事业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全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全县有小学校98所,在校学生24317人,比1978年的23780人增加537人,增长2.26%,专任教师1033人,比1978年的802人增加231人,增长20.8%;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11574人,比1978年的7442人增加4132人,增长55.52%,专任教师775人,比1978年的367人增加408人,增长1.11倍;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3650人,比1978年的848人增加2802人,增长3.3倍,专任教师197人,比1978年的37人增加160人,增长5.33倍;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504人,专任教师14人;幼儿园11所,在校幼儿5210人。小学学龄入学率99.8%,初中入学率114.0%。2007年全县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学生人数146人,其中:重点院校录取学生人数82人,录取专科学生人数323人。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有电视差转台1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5887户,有线电视入户率10.03%;完成15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农村地面卫星接收站180个,电视覆盖率95.6%,比1978年的5.5%增加90.1个百分点。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县城搬迁至新兴,县人民医院改建并与二医合并,医疗卫生设备和环境得到改善,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已得到逐步改善,村级卫生机构不断健全,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7年全县有县、乡两级卫生机构1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县、乡两级机构年末病床数397张,比1978年的183张增加214张,增长1.17倍,年平均递增2.71%;卫生技术人员288人,比1978年的160人增加128人,增长80%,年平均递增2.0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62.7%,婴儿死亡率24.04‰。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县各乡(镇),参合人数达到150454人,参合率达81.26%,基本解决了农村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居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全面改善。 2007年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工资20345元,比1978年的551元增加19794元,增长35.92倍,年平均递增1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3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7元,比1978年的69元增加2028元,增长29.39倍,年平均递增11.97%。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明显增加。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7万元,比1978年的903万元增加26594万元,增长29.45倍,年平均递增12.5%。据2007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41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877元,衣着消费支出79元,居住消费支出176元,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27元,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05元;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53.3台、电冰箱18.3台、摩托车5辆、固定电话52台、移动电话13.3台,农户人均居住面积20.23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3.4%。乡镇概况思阳镇思阳镇即城关镇,驻地原岑巩县老县城,距新县城13公里,与大有乡、注溪乡和镇远县羊坪镇、江古乡、大岭乡接壤。辖15个行政村、204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会,2006年末总人口27397人。幅员面积131.38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1823亩,其中田8494.54亩,土3328.54亩。水尾镇水尾镇位于岑巩县东北部,与天星乡、羊桥乡和玉屏县接壤,距县城34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00.73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5774亩,其中田10193亩、土5581亩。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0个村民小组,99个自然寨,2006年末总人口20006人,居住着汉、侗、苗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占52.7%。镇内矿产资源丰富,有优质石灰石、方解石和多色大理石,且储量大、品味高、易开采。该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风光和大树林傩技戏、千年古树林、陈圆圆墓、隘门关、仙人岩、悬棺葬、仙人桥、飞水瀑布、银河飞瀑、小花滩大坝、黄河大桥、将军洞等旅游景点。通油路,交通便利。龙田镇龙田镇位于岑巩县西部,龙江河上游,距县城52公里,与注溪乡、客楼乡、平庄乡和镇远县都坪镇、江古乡接壤。辖10村、1场(老鹰岩农场)、1个居委会、155个村民组、4530户,2006年末总人口20227人。幅员面积146.51平方公里,实有耕地10710亩。境内有杨泗庙、朱木林风景名胜区。天马镇天马镇位于岑巩县中部,距县城45公里,平均海拔670-1100米之间。全镇幅员面积200.37平方公里,是全县最大的乡镇。辖13个村、192个村民组、1场(白岩坪茶场)1个居民会,2006年末总人口20908人。盛产茶叶、优质烤烟、中药材、优质大米,是我县茶叶、优质烤烟、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之一。天马天仙绿茶曾获94年贵州首届绿色食品展评展销会金奖和95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大有乡大有乡位于岑巩县东部,距县城12公里,与思阳镇、天马镇、天星乡和玉屏县新店乡、朱家场镇接壤,辖13个行政村、179个村民组、4075户,2006年末总人口17535人。平均海拔在500-600米之间,全乡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实有耕地13546.8亩,其中田7612亩,土5934.8亩。境内有中木召古庄园遗址旅游景点。通油路,交通便利。岑巩县注溪乡注溪乡位于岑巩县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与思阳镇、大有乡、龙田镇、天马镇和镇远县江古乡接壤。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9个村民组、4778户,2006年末总人口19561人。幅员面积156.75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7169亩,其中田9680亩。是我县杂稻制种、果品生产主要基地,主要果品有文旦柚、金秋梨。通油路,交通便利。天星乡天星乡位于岑巩县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与水尾镇、羊桥乡、大有乡和玉屏县朱家场镇接壤,平均海拔610米。全乡辖11个村、134个村民组、3477户,2006年末总人口14188人,居住着汉、侗、苗、土家、仡佬等民族。全乡幅员面积76.6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653亩,其中田10231亩,土4422亩。该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是岑巩县优质大米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米、优质中药材、优质绿茶、金秋梨、畜牧水产五大特产享誉省内外。通油路,交通便利。羊桥土家族乡羊桥乡是黔东南州仅有的两个土家族乡之一,是岑巩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岑巩县东北部,距县城61公里,与铜仁市的大坪乡、渔塘乡、江口县的民和乡和本县的水尾镇、天星乡、天马镇、凯本乡接壤。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6个村民组、5968户,2006年末总人口24568人。幅员面积160.8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9913亩,其中,田14375亩、土5538亩。通油路,交通便利。凯本乡凯本乡位于岑巩县北部,与羊桥乡、天马镇、平庄乡和铜仁地区江口县接壤,距县城81公里。辖11个村、119个村民组、3526户,2006年末总人口16705人。幅员面积153.13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5810亩。平庄乡平庄乡位于县城西北部,与龙田镇、客楼乡、凯本乡和铜仁地区石阡县、江口县接壤,距县城94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6个村民组、3669户,2006年末总人口15407人。幅员面积133.14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1280亩。境内有将军山水库风光和万佛长廊溶洞旅游景点。客楼乡客楼乡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县城约74公里,与龙田镇、平庄乡,镇远县都坪镇、尚寨乡和铜仁地区石阡县青阳乡、五德镇接壤。辖8个村75个村民组2426户,2006年末总人口9632人。幅员面积70.26平方公里,实有耕地8761亩,其中:田5819亩,土2942亩。平均海拔在850-1000米之间,有“高山平原”之称。盛产水稻、玉米、薯类、油菜、烤烟、茶叶等,是全县主要烤烟和油菜生产基地。通油路,交通便利。新兴开发区新兴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东北角,地处黔东南州、侗仁地区,湖南省怀化市交界地、湘黔铁路、320国道、 沪瑞高速公路、舞阳河贯穿全境,辐射面积7.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亩,其中田180亩,总人口 11460人,其中农业人口 1867人,暂住人口 520 人,有行政机关84个,村委会1个,社区2个。新兴1992年被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批准为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被省建设厅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1997年岑巩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县城规划进行调整;1998年作出了新县城总体规划,将新兴作为新县城进行规划;1999年3月,岑巩县四大班子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新兴增设了办公室;2001年2月,岑巩县城由岑巩思阳镇的龙江村迁至新兴村,从此,新兴成为岑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